外阴瘙痒在妇科临床上非常常见。一般来说,它可以在对症治疗后调理。对于长期无法调理的顽固性外阴瘙痒,特别是绝经前后的患者,应高度警惕外阴癌的可能性。
外阴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%,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2%~5%,其中95%为鳞状细胞瘤,其他包括恶性黑色素瘤、疣状细胞癌、基底细胞癌、腺癌等。外阴癌多发生在中老年妇女,常见的发病部位是大阴唇,其次是小阴唇、阴道前庭和阴蒂。主要症状是外阴局部结节,常伴有疼痛和瘙痒。大多数患者首先有长期的外阴瘙痒。多年后,局部出现丘疹、结节或小溃疡,持续时间较长。有些患者伴有外阴白斑。当肿瘤靠近或侵入尿道时,会出现尿频、尿痛、排尿烧灼感和排尿困难。晚期表现为溃疡或不规则乳头状或菜花样肿块,脓血性分泌物常出现在病变部位。病变还可扩大肛门、直肠和膀胱,一侧或两侧腹股沟可感觉硬肿淋巴结和固定不活动。外阴癌的诊断取决于活体组织的病理检查。因此,应及时治疗长期外阴瘙痒。外阴癌患者仍不能通过检查排除,应及时组织病灶检查。确诊为外阴癌,应积极治疗,早期预后良好。
虽然外阴癌的发病率不高,但该病的恶性程度大多很高。一旦确诊,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。为了有效预防外阴癌的发生,有必要了解该病的病因。经过现代医学研究,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:
(1)外阴白斑:该病与外阴癌密切相关。据统计,外阴白斑患者占外阴癌发病前的30%~50%。外阴白色病变为增生性改变者,10%~20%可癌变,而萎缩性改变者一般不恶化。
(2)外阴长期慢性炎症刺激:部分女性外阴卫生不良或洗涤不当,导致阴唇污垢长期积聚,可能成为致癌的慢性刺激。
(3)梅毒性慢性外阴溃疡与外阴癌密切相关。许多国外报道和国内解放初期数据显示,外阴癌患者梅毒血清反应的阳性率和性病史增加。
(4)病毒感染:近年来发现人乳头瘤病毒、疱疹病毒感染可能与外阴癌的发生有关。
(5)流行病学调查还发现,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外阴癌。
针对这些原因,每个女性都应该积极预防。平时要注意外阴的清洁,避免分泌物的刺激。积极治疗外阴瘙痒,不要长时间使用刺激性药物清洁外阴。自尊自爱,避免梅毒等性病。如果发现外阴结节、溃疡、白色病变,应及时就医,活组织病理检查细胞有癌变倾向者应尽快进行外阴切除术,以减少外阴癌的发生。